“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战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阶段成果分享

2019-08-21 10:15  阅读 701 次浏览 次

“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战略及十四五发展

规划研究”阶段成果分享

项目简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项项目“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战略及十四五发展规划研究”(项目编号71940003)于2019年5月启动,该项目的核心任务是契合科学基金改革的目标与任务,细化管理科学部“十四·五”发展战略的目标,梳理当前各学科领域的国际研究热点与趋势,遴选未来5年的优先资助领域和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为此,在基金委的支持下,项目组将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和座谈研讨,会有数千人以填写问卷、参加座谈等多种方式参与,这些将以研究报告和著作展示。

本专项项目首先研究发展规划,为了让各领域专家的参与和奉献能促进工商管理学科发展,让更多的朋友及时了解调研的成果。经项目组讨论决定,围绕主要观点和阶段成果,不定期地编辑发布分享,引发思考工商管理学科发展方向等大的问题。

本期是第一期,主题聚焦于“工商管理学科学术研究的宏观问题”,观点主要来自2019年5月30日、6月4日、7月26日三场专家咨询会议的记录,有的问题点综合了多位专家的观点,不一一注明,在此特别感谢分享观点的所有专家。

专家总体认为:工商管理学科总体研究微观但同样有宏观问题,要从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国家需求与全球挑战、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学科交叉融合等背景和趋势梳理提炼相关问题。

1.工商管理理论与实践、与技术的集合与关系问题

例如人工智能(AI),哪些是技术,哪些是工程,哪些是管理,需要区分开。管理研究要关注由科学技术引发的新业态、新模式,工商管理需要与产业高度结合。

2.国际标准与中国特色之间的关系问题

基金委倡导高质量的研究。什么叫高质量的研究,就是科学性,现在我们恰恰是科学性不够,尤其是在管理。我们要真正去研究中国原创性的、基础性的理论,一定是要站在全球的视野,不要觉得中国的很多东西有多特殊,站在全球的视野可能不一定这么特殊,或者把特殊的东西用全球能够理解的方式把它讲清楚。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中国强调,世界也强调。

3.中国企业发展与制度之间的关系

政治关联的研究也是中国管理研究超前的地方,企业发展离不开制度,各地区的制度又存在差异。

4.学科跨界如何尽快跟上业界跨界的速度?

管理科学的基础性不要局限于模型方法层面,而应该更多地与行业结合,这样才有学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5.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如何服务于企业的发展?

要完善成果应用贯通机制,要帮助中国企业做强。没有优质企业,就没有先进的理论,工商管理学科发展不能坐享企业发展的红利,要通过贡献获得发展,这是工商管理学科的责任,也是发展路径。

6.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研究是什么?

工商管理学科侧重微观基础,基金委主要资助以微观组织(包括各行业、各类企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那么,工商管理学科的基础研究是什么?基础并不代表脱离实际,基础一定是具有非常强大的解释力。

7.如何讲清、讲透中国企业的商业逻辑?

前提是研究透。要用普适、能够理解的科学的范式和逻辑研究清楚。研究不能停留于解决一个公司的具体问题,要能解决一类企业的具体问题,解决一个行业的具体问题,突出基于科学规律的现实影响,关注科学性和实践性的结合。

8.从国家和社会需求出发,并服务国家和社会需求

从管理实践问题中挖掘科学问题,是我们论证研究项目的重要工作。如何从国家、社会、企业需求中挖掘科学问题,或者说微观的工商管理研究以及工商管理的微观研究如何源于国家、社会需求,如何服务于国家、社会需求。要重点思考研究。

9.前沿、需求、基础的关系

学术研究需要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和社会重要需求,这是总在强调的观点。可以从主要学术会议(AOM、学科领域重要会议)的主题、领域国际领军团队(旗舰期刊主编)目前正在开展的研究主题、技术进步、国家和政府大力支持的前瞻性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专家判断等多方面梳理判断学术前沿;可以从企业研究院开展的研究、政府工作报告、智库、政策、战略报告、企业和企业家面临的问题等梳理需求;需要将前沿和需求转化为能够攻关的科学问题和基础性理论问题。

整理人:张玉利教授(南开大学商学院、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

审校:吴刚研究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部管理科学二处处长)

本文地址:https://www.twzxjt.com/1169.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天武咨询的公众号,公众号:twzxjt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