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频频牵手线下零售商 阿里腾讯苏宁上演零售业“三国杀”

2019-12-21 15:24  阅读 434 次浏览 次

近几年,互联网巨头频频与线下零售商联手,实体零售业迎来大变局。2019年,随着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花落苏宁,苏宁已构建出自成一体的智慧零售版图。

阿里巴巴在短短数年间先后投资银泰百货,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大规模入股高鑫零售,将大润发、欧尚收入囊中;腾讯牵手永辉、京东、拼多多、唯品会、步步高,更是在2016年与沃尔玛中国达成深度战略合作;苏宁大手笔收购迪亚中国、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实体零售业并购潮下,以阿里、腾讯、苏宁为中心的零售行业“三国杀”局面逐渐清晰。

【苏宁】

左手万达百货,右手家乐福

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构建零售帝国

image.png

在2012年度“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现场颁奖对话,王健林和马云对赌称:2020年,如果电商在中国零售市场份额占50%,王健林给马云一个亿,如果没到,则马云给王健林一个亿。

距离2020年只有10天,而年初王健林甩掉万达百货,或许已能看出这一对赌的结局。随着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两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数字化技术赋能后形成全场景体验的新业态,难以再将电商和实体商业作为对立面来一较高低。

2月12日,苏宁易购董事长张近东在新春团拜会上宣布,苏宁易购正式收购万达百货有限公司下属全部37家百货门店。这笔27亿元的收购案被称为2019开年第一大单。

在张近东的规划中,收购万达百货的门店是为了构建线上线下到店到手全场景的百货零售业态,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数字化、场景化购物体验。这是苏宁2019年全场景零售布局的重要落子。

而万达百货对王健林来说早已成为“鸡肋”。2015年,万达百货230亿元的营收最后一次出现在万达集团的年度报告中。此后,万达百货被踢出了王健林每年的“工作总结”,不仅不再出现在万达集团的财报中,万达集团官网上也未再出现相关资料。王健林甚至没有出席2月13日在大连万达集团总部进行的万达百货移交工作。

苏宁在张近东的带领下,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可以说是转型最成功的一家传统零售商。他在日前出席苏宁女足的庆功宴时表示,“2013年我就曾说过,未来零售不只在线上,也不只在线下,一定是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线下要拥抱线上,线上要走向线下。”

从2017年启动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以来,苏宁加大了对外投资的力度,通过一系列的战略合作,快速补足优质线下场景资源,进一步完善全场景全业态布局。2019年收购万达百货后,张近东又将目光投向了家乐福。

6月23日,苏宁宣布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成为家乐福中国的控股股东。这场收购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

此前收购迪亚天天超市的273家门店,完善了苏宁小店布局;整合易购百货、万达百货、苏宁广场百货类目的资源,打造百货供应链。苏宁已拥有苏宁家电家居、苏宁红孩子、苏宁小店、万达百货,涵盖家电、母婴、生鲜、百货等多种业态,而家乐福补齐了零售业态最后一块拼图。

苏宁同一版块都有自有和收购资产两部分组成,比如便利店版块,就有苏宁小店和迪亚天天。今年8月,苏宁小店全资控股利亚华南广州全部门店,将其特许经营的60多家OK便利店收入囊中。

加上逐渐完善的物流仓储、配送网络,自成一体的苏宁零售版图,与阿里、腾讯已成鼎足之势。

【腾讯】

一再对外强调“不做零售”

入股的永辉超市2019年遇波折

image.png

与“抄起袖子自己下场”的苏宁,以大股东身份对零售业深度改造,个别项目直接孵化的阿里巴巴不同,腾讯在零售业的投资更多是为了支付业务的发展,偏好“占股5%”,以公众号、小程序、移动支付、社交广告、企业微信、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以及安全能力“七种工具”赋能零售企业,抢占微信支付的线上线下商业场景和入口。

马化腾曾公开表达,“腾讯并不是要取代谁,而是要成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腾讯微众银行新零售负责人杨军更是直言,“一切都是你的,原本就应该属于你”。

永辉超市创始人张轩宁就表示,永辉是一家科技零售企业,而腾讯是最好的合作伙伴。步步高集团董事长王填也曾表示,相比帝国生态,盟国生态的舒适度还是更好的。

尽管腾讯上下一再对外强调“不做零售”,但在智慧零售的布局下,先后与永辉、家乐福、京东、拼多多、唯品会、步步高、海澜之家等达成战略合作,形成了与阿里在新零售领域并肩PK的态势。自2018年9月启动“930”架构调整,腾讯将未来发展的矛头对准了产业互联网方向。

家乐福被苏宁收购后,腾讯入股的最重要实体零售商是永辉超市。不过最近两年,永辉超市确走得不算顺畅。

2018年底,永辉超市的实际控股人,张轩松和张轩宁宣布解除了持续八年的一致行动关系,股权转让后,张轩松专注于云超的发展,张轩宁则更多关注云创板块。归母净利润亏损9.45亿元的永辉云创也被剥离出上市公司的报表合并范围。

永辉云创旗下的三大业务分别是超级物种、永辉生活和前置仓永辉到家。独立出来的永辉云创,不再是永辉超市新业态孵化器,而是专注生鲜赛道的零售创业公司。腾讯扫码支付体系已经在超级物种和永辉生活全部落地,人脸支付等创新支付手段也在超级物种、永辉生活部分门店落地,并开始逐步推广应用。

2019年,借助风险资本的力量快速融资,永辉云创快速积聚资金弹药。5月16日,永辉云创对老股东发起了一轮增资,募集10亿元人民币,用于门店迭代扩张和中后台能力及供应链提升。永辉超市同股比增资2.99亿元。

永辉云创独立后,超级物种的定位及经营模式正在进行迭代和进化,门店逐渐弱化餐饮功能,突出加强零售区的建设,比如部分门店缩减餐饮面积,拓宽零售区的主体面积、丰富日常生鲜的品类。

不过进行新零售模式探索的超级物种仍面临严峻考验。7月,超级物种迎来首家门店的关闭,9月北京一家门店也接连闭店。

永辉超市2019年的另一大波折要数入主中百集团折戟。

12月16日晚,永辉超市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取消2019年4月11日向中百集团发出的部分要约收购计划,并维持29.86%的持股比例不变。永辉超市宣布不谋求中百集团的实际控制权。

这出乎很多人意料。因为就在12月13日,中百集团董事长张锦松、副总经理彭波辞职,被认为是腾出管理层位置,永辉超市即将入主的信号。

截至2018年底,永辉云超业务已经进入24个省市,超市业态门店708家,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川渝地区、长三角、华北地区等区域。而中百集团1274家门店大部分位于湖北地区的武汉。要填补永辉超市在华中地区,尤其是湖北地区战略部署的缺失,入主中百集团是最快的抉择。

早在2013年末,永辉超市及其子公司便开始频频举牌中百集团,第一次集中举牌取得了4.99%股份。

2014年2月和4月,永辉超市继续执行增持计划,通过两次举牌,已持有约15%股份,成为中百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对于此次停止要约收购,永辉超市方面称,根据市场经济环境,预计明年市场情况并不乐观,永辉准备回归本业专注发展当前业务,夯实供应链和管理。不过业内认为,特别审查或是永辉超市最终取消要约收购的直接原因。永辉超市分别在8月和11月收到发改委涉及外商投资安全的审查,而永辉超市第一大股东牛奶有限公司为境外法人。

【阿里巴巴】

新零售生态内的物种数量已超18种

2019年不再提“新零售”改提“ONE商业”

image.png

2018年1月,阿里绝对控股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母公司);2月投资54.53亿元,持有居然之家15%的股份;3月向Lazada增资20亿美元;4月以95亿美元全资收购饿了么,并在10月中旬将其与口碑合并成立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5月13.8亿美元战略投资中通快递;6月战略投资宝宝树,升级母婴消费服务;10月斥资20亿元成为酒类垂直电商1919第二大股东;11月战略投资神工007,发力家装建材家居后市场……

以天猫为基座,快消商超盒马、大润发,家电数码苏宁,服饰百货银泰商业,家居家装居然之家,餐饮生活服务口碑、饿了么,城市乡村双通路农村淘宝,社区小店升级零售通,涵盖吃喝玩乐衣食住行,阿里巴巴已建成了复杂多元的业务版图,俗称“新零售8路纵队”。如今这个新零售生态内的物种数量至少已在18种之上。

2019年是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这一年,创始人马云退休,“逍遥子”张勇接棒;阿里巴巴在港交所成功上市;阿里云计算业务创始人王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9年,“新零售”似乎已不再是阿里巴巴对外常谈的话题。既2018年喊出传统电商过时的口号后,今年,阿里巴巴提出了ONE商业。

1月11日,首届阿里巴巴ONE商业大会在杭州召开。张勇用“one world one vision”来解释ONE商业大会的命名缘由,进入一个崭新的数字经济时代,需要形成一个One New Eco-System。“ONE大会是一个新的IP,它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网商大会。到了现在,网商们不光要用互联网技术,更要用互联网的方式重构自己的理念,共同奔向未来的图景。”

张勇表示,“在新零售之上,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更广大的世界。这就是数字经济时代所带来的崭新世界,以及所有企业沟通所要求的崭新的经营方式和工作方式。”

张勇在首届ONE商业大会上正式发布了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通过品牌、商品、销售、营销、渠道管理、服务、资金、物流供应链、制造、组织和IT系统等11个要素的数字化、智能化,来激发商业增长的新动能。

张勇认为,对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来说,数字化商业世界不仅是窄义的零售市场,各行业都在通过数字化,全面走向数字经济的新商业时代。

一年过去了,在12月18日举办的第二届阿里巴巴ONE商业大会上,张勇表示,“现在已经没有线上线下之分,只有是否数字化之别。”他说,3年多前阿里提出“新零售”时,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带来只是虚拟的商业世界,线下则是传统渠道、传统商业。3年后,一个高度共识已经形成,“我们走在一个共同的世界,ONE商业世界。在这个共同的商业世界,我们服务的是共同的用户。”

围绕新客、新品、新组织三个关键词,张勇表示,阿里商业操作系统是一种理念和方法论,将它理解成产品、工具,是远远不够的。阿里希望输出一种能力,跟企业内部的能力贯穿融合,产生真正的化学反应。对阿里巴巴商业操作系统来说,数字化不仅是窄义的零售市场,各行业都在通过数字化,走向数字经济的新商业时代。

本文地址:https://www.twzxjt.com/1408.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天武咨询的公众号,公众号:twzxjt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