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四五规划的启动之年,为什么要做五年规划?

2020-07-10 10:46  阅读 1,063 次浏览 次

2020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十四五”的规划之年,不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国企还是民企,无论是通过什么形式,都应该系统思考企业“十四五”该如何发展。在思考“十四五”发展过程中,企业需要把握宏观经济在“十四五”期间的12个核心点,涉及3个趋势、3个因素、3个领域、3个转变。

一.3个趋势
十四五,整个宏观环境有3个非常重要的发展趋势:下行趋势、转型趋势、改革趋势,这三个趋势影响整个十四五的经济走向。
1.下行趋势
中国在经历长达10几年的高速增长后,经济总量跃升全球之二,购买力全球第一,人均GDP也迈过一万美元大关。中国的过去的二十年里,高速公路、高铁、地铁通车里程、发电装机容量、摩天大楼数量全部跃居世界第一。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快递量世界第一。
高速之后必然会慢下来,宏观经济下行趋势不可逆转,“十四五”就是慢下来的最直观感受的五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这的慢下来的速度可能比预想的要快,预计“十四五”期间GDP增速会加速向5%下滑。

GDP增速减缓,伴随的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下滑,尤其是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下降速度尤为明显,很多行业大发展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2.转型趋势
“十四五”是中国产业转型最为关键时期。自2019年中国人均GDP迈入1万美元,1万美元是个坎,巴西、俄罗斯等纷纷在这个坎落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十四五是中国人均GDP进入1万美元第一个完整的五年,能否迈过去的关键五年。因此“十四五”期间中国一定会全力以赴,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确保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

“十三五”期间,我国全面培育新动能,为新旧动能转换打下基础,我们在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汽车、新材料等领域已经取得长足进步。相比传统动能而言,新动能动力相对较弱,新的经济增长点培育仍需时间,要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十四五”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同时“十三五”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第一个五年,主要目标是“基本实现工业化,制造业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掌握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优势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有较大提高”。现在看来,这个目标已基本实现,而十四五是实现《中国制造2025》关键五年,其实现难度较上一个目标提高了很多,“十三五”更多是补短板,“十四五”核心要实现重点行业的全面领先,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

3.改革趋势
“十三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不断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金融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了不错效果。
· 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政府大力推进简政放权、优化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
· 国企改革方面,以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为突破口,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改革、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推动监管职能转变、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等。
· 金融体制改革方面,大力推进普惠金融、金融扶贫、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小微金融等。
· 财税改革方面,在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深化税制改革、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改革、减税降费政策等方面都取得一定成绩。
但同时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国企改革方面的进度和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十四五”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重要趋势。
国企改革思路转变,从股权改革向治理改革转变。2019年7月份,深圳、上海、沈阳开始试点综合改革,综合改革就包括了股权改革、治理机制改革、市场经营机制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十四五”期间国企的综合改革推进力度会进一步加快。
其次是金融体制改革,“十四五”趋势应该是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全面建设科创板、推行注册制,不断提高直接融资比例。

二.3个因素
1.政治因素
首先要关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战略部署、发展导向、核心解决问题,结合企业业务,将企业置身于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产业转型、生态保护、民生工程等领域,更加关注企业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这是企业发展的前提。
其次要关注国际政治问题,全球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全球治理、全球规则、金融体系、贸易体系、宗教问题、社会问题、资源问题都面临重要变革,全球风险加大,社会矛盾加深,老龄化、种族民族、民粹主义矛盾开始暴露。技术变革将加速全球产业更替和经济地理重塑,颠覆性技术及其创新出现频率增加。

2.人口因素
2019 年我国新出生人口降至 1465万,改革开发以来最低,全年人口出生率降至1952年以来最低。2019年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4亿,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2.6%,接近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

同时“十四五“期间,90成为职场大军,但从1987年开始,我国新出生人口逐年下降。再加之延后就业、创业氛围提升,90后人才供给整体呈整体下降。

“十四五”期间,“人口红利”进一步消退,劳动力供给下滑和老龄化必然会让企业在招聘、留人、用人成本上大幅提升,企业间人才竞争态势加剧,企业用人成本提升,将更考验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同时也会倒逼企业在人才培养、人才激励、用人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技术创新方面进行更大的投入。
3.成本因素
“十四五”期间企业运营成本问题更加突出,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土地成本、能源环保成本继续上涨,传统企业面临更大的生存压力。与此同时,相对乐观的是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营商环境的持续改进,智能制造的普及,生产效率进一步提高,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融资成本下降,这些都会带来企业很多隐性成本的降低。
从企业自身而言,如何通过自身管理、技术、模式的改变,降低隐性成本,是“十四五”的核心重要课题。
三.3个领域
“十四五”五个重要的新经济领域:智能经济、绿色经济、生物经济、海洋经济、数字经济,其中跟所有企业关联度最大的应该就是智能经济、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企业应紧跟大势,推进企业生产技术、产品服务、运营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
1.数字经济
十三五”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增长20.9%,占GDP比重为34.8%。未来5—10年,随着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升级、5G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突破、信息通信技术与传统产业的加速融合、居民消费升级对数字技术和经济需求的持续增加,数字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仍将进一步拓展,我国包括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数字创意、电子商务等在内的数字经济仍将持续较快发展。预计到“十四五”末,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约为40万亿—45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0%。

2.智能经济
人工智能是具有“头雁”效应的基础性技术,技术突破快,带动作用强,正在走出实验室,进入现实世界,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深远影响。3D打印、机器人与智能制造、虚拟(增强)现实、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技术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智慧家居、智慧城市成为人们生活和城市发展新风尚,智能经济成为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正在加速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制造业国际分工格局。2018年人工智能行业总产值为1.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70%以上,到2022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9万亿美元。

目前,我国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规模接近4万亿元。未来5—10年,随着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慧农业、智能安防、智慧健康、智能机器人、智能可穿戴设备等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我国人工智能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有望保持年均10%以上的增长,到“十四五”末,产业规模有望突破7万亿—8万亿元,占GDP比重约为3%。

3.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主要包括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绿色物流、绿色低碳第三方服务、绿色金融、城市静脉、森林康养共“九大产业形态”。
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迅猛,2018年总体规模约6万亿元。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017年底达到6.5亿千瓦,风力发电和光伏产业规模稳居全球第一。节能环保产业持续较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产值达4148亿元,增长16.3%。2018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首次突破100万辆大关,同比增长83%,保有量超过270万辆,我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产量最高、保有量最多的国家。
展望“十四五”,随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深入普及,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技术的突破和市场环境的逐步完善,我国绿色经济有望持续较快发展,按照年均10%的增速测算,到2025年绿色经济总产值有望超过12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
四.3个转变
“十四五”期间,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模式要着重思考3个转变:服务化转变、品牌化转变、个性化转变,以满足市场对创新性、定制化、品质化的要求。
1.服务化转变
无论是政府,还是制造业、农业、高科技行业,或者本身就是服务业的企业,十四五都会面临服务化的重大转型。生产型企业需要通过业务延伸拓展前后端技术服务、现场服务业务,通过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反馈市场需求,促进产品创新。例如在传统生产设备制造业,现在已经逐步迈进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服务领域,帮助客户进行安装、调试、运营服务等业务,汽车行业后市场已经成为重要的赢利点。
2.品牌化转变
生活、工作节奏在不断加快,选择产品和服务的速度越来越快;同时技术成熟度越来越高,很多行业已经很难通过产品本身赢得竞争,因此品牌化转变对于很多企业必然要推进的工作。通过企业品牌化、产品品牌化、服务品牌化、技术品牌化、人才品牌化,促进客户快速决策、提升企业辨识度。

3.个性化转变
未来无论是个人消费还是企业消费,个性化、定制化需求越来越高,传统单一的标准化、规划量产的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客户需求,在产品技术方案、工艺方案、色彩、形状、服务流程等等,都需要进行模块化,从而满足个性化需求下的快速组装和集成。

本文地址:https://www.twzxjt.com/1739.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天武咨询的公众号,公众号:twzxjt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