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挺过2020年,盼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天,也期待着“两会”的风口。
每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的建议、提案,都会显露一些“未来”的面孔,指向那些或许会刮起大风的地方。而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新冠疫情之后中国经济重回发展正轨的关键之年。
以终为始,洞见未来。为此,我们本期封面专题,梳理了两会代表的建议、提案后,我们发现经济学家、企业家有着相当多共同关注的话题。
从投融资、碳中和、新基建、芯片“突围”、数字经济、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民族品牌崛起等等,这些热词扇动着翅膀,风口乍现,赛道的拥挤或萧条,行业的繁荣或危机,都逐渐拨开了迷雾。
国家长远的竞争力,建立在民族企业的成长基础上,靠自主品牌作为载体来实现。“十四五”规划的纲要中明确指出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保护发展中华老字号,提升自主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领域培育出属于中国的高端品牌。
民营企业找准这个风向,在今年尤其重要。产品是企业生存之本,但它可以被抄袭、复制的,随着市场和时代迭代可能会消失,唯有品牌是独一无二永恒的经典并可延续。品牌战略在未来一定是企业发展的助推器。
“当听到中国品牌这四个字,你首先想到什么?”在一次哈佛大学的论坛会场,主持人曾向观众提问,一位学生答道:“机会。”
中国不缺好的产品,但需要更多像华为、格力一样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国际化水平的世界级品牌。
华为公司很早就选择了以品牌为核心,以市场和客户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走国际精品道路。全球知名英国品牌BrandFinance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排行榜》中,华为品牌价值为650亿美元,排名第十。
格力面对国外品牌对先进技术的封锁,坚持走自主创新,努力赢得竞争主动权,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当下,扩大内需市场是大势所趋,通过科技创新、品牌推广打造自主品牌国际化,正是民营企业崛起的最佳机会。
波司登给品牌出海插上“高”“值”两翼,畅销全球72个国家;梦洁家纺跟多家顶尖时尚学院合作,杜绝照搬欧美市场,通过原创从设计源头把握时尚的趋势;消费电子品牌安克创新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出海品牌TOP10,成为亚马逊平台内全球最大的3C配件品牌。
敏锐捕捉到风向的资本,已经纷纷发力,大胆布局消费领域的中国自有新品牌和中华老字号。红旗、安踏、广誉远、佰草集……
一大批民族品牌迎风而上,通过打造高端品牌“国产替代”产品实现由低价到高性价比的产品转型,借助功效化的“国产替代”实现弯道超车。
这是中国民营企业的新机遇,更是世界的新机遇。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