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家长们最关心的是学生的成绩,毕竟现在考试难度加大,家长们都希望学生能考上理想高中,毕竟知识能改变命运这句话放在现在同样适用。
我国一直实行的是应试教育,但是近几年的趋势是往素质教育上靠拢,再加上中高考实行改革,家长也关心是否影响自己的孩子。
因为初中实行划片就近上学原则,家长攒钱争取别让学生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学习是自己的事,家长只要尽力就好。
2022年中考政策有调整,实行“两考合一”制度
有学生的家庭一定知道今年的双减政策,改变很多家庭的教育观念,禁止开设课外补习班,学校推行5+2的模式,帮助学生从根本上减负。
从关注学习转移到关注兴趣爱好,还有家长在偷偷为学生请家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家长的思想也会慢慢转变。
对于中考生最严峻的压力就是分流,它决定学生上什么样的高中,高中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未来,所以家长对中考越来越重视,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掉队。
毕竟现在只有一半的学生才能上高中,剩下一半只能上职高,从此学生的命运发生改变,再加上现在公立学校不招收复读生,给学生带来双重压力。
家长在考虑学生能否上高中的同时,中考又有新的调整,在2022年将初中的毕业考试与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行统一的初中学业水平测试,先由北京作为试点城市率先实施,如果效果显著,在全国性推广。
一共有10门考试科目,计入成绩的有7门,历史和地理择优选择一门,化学和生物择优选择一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强项,选择性发挥。
政策实施后,中考的录取率也会进一步降低,降低了学生的考试机会,从政策中看,优中选优,才是未来的主流,不仅要看学生的成绩,对学生三年的表现综合考量。
学生不仅要成绩优异也要德才兼备,同学也会为自己的冲动的行为付出代价,学生在初中时也要积极表现,提升自身实力。
很多家长听后持反对意见,双减虽然主张减少学生作业,但是却变相的出现更多试卷,而且美术音乐以及体育也被纳入到中考成绩中,学生还要利用业余时间恶补艺术,学生们更加吃不消。
还有希望能真正取消指标到校,做到绝对的公平公正,但是。实际上很难实施,改革的路上任重道远,家长要慢慢适应,毕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家长一时很难转变思想,音体美地位提高,中考的“两考合一”的政策也必定成为主导。
成绩才是硬道理,家长应该放平心态
在笔者看来,不管政策如果改变,一定会保持择优录取的原则,家长站的立场不同,自然考虑的方向也不同,但是唯一不变的原则是金子总会发光。
对于成绩突出的学生,一定要加倍努力,人们恐惧是因为看不到希望,作为学生眼前最重要的就是中高考,要想走得远,就要在成绩上体现,政策的改变也是顺应社会的发展,家长应该积极看待。
家长能做的只有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指导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学习首先要看学生的心态,其次还要看学习习惯,要想学生全面发展,只有从自身做起。
但是在关心城市学生的同时也要关注农村学生,因为指标到校还会农村的学生有机会改变自己,如果真的按照分数优中择优,再加上5:5的分流政策,农村的学生想考上高中变得难上加难。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