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南岸区在八月十八日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面对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应对新旧动能转换的挑战,他们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接下来,该区将着眼于新的发展方向,努力攻克第三季度的难关,为下半年的决战做好准备。
新兴产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和加速器,也是应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目前,南岸区和重庆经开区正在抓住机遇,加快智能终端、软件信息、大健康等产业链的发展,创建节能环保产业示范区,率先布局汽车电子产业,通过开拓新领域来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和优势。
在上半年,全球自动驾驶及高级辅助驾驶激光雷达领军企业禾赛科技宣布将在南岸建设其全球研发总部,设立创新孵化中心,打造激光雷达产业园。此外,南岸区还吸引了玺智未来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的聚集,建设气凝胶系列产品生产及研发应用基地、智芯原动智能网联汽车AI视觉研发生产基地等汽车电子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
为了激发新的发展动能,南岸区还采取了一系列新举措。
南岸区的迎龙创新港汇集了重庆脑与智能科学中心、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重庆生态环境创新基地、重庆人力资本服务产业园等众多研发和产业机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邮电大学科技园是全市首个在大学科技园内设立的博士后创新创业园。南岸区正充分利用区域高校资源,加快建设环绕重庆邮电大学创新生态圈,推动校友企业上百家的汇聚,并促成了17家企业在该区落地。此外,南岸区还提出了“学在南岸、创在南岸”的口号,鼓励毕业生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从源头上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和优势。
据了解,南岸区正在以打造高水平科创平台为核心,集聚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基础,以培育高成长性科技企业为重点,实施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双倍增”行动计划,推动高新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实现规上企业的高新化转型,全面展开新的发展道路。
在今年上半年,该区新增了359家软信企业,新增从业人员超过3500人,软件业务收入突破了120亿元;南岸区率先开展了国家医疗器械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改革,首批10家企业已正式入驻并开始运营;南岸区还专注于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实现了地区GDP中绿色产业贡献值占比达到32%;同时,南岸区还致力于打造汽车电子产业园,与日本电装、上海禾赛、科大讯飞等企业深度合作。在新赛道上,新的发展动能和优势正在逐步显现。
南岸区委书记、重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兼)许洪斌表示:“南岸区和重庆经开区将继续向存量谋求增量、向改革谋求效益、向新的发展方向谋求新的发展动能。我们将坚定目标,精准调度,设立专班,确保闭环落实,坚持务实争先,着力攻坚第三季度,为下半年的决战做好充分准备。”他强调,南岸区将在扩产放量、科技赋能、转型升级、补链强链、招商引资、有效投资、消费提振、开放合作等方面进行系统部署,全力以赴,深化经开区改革,促进园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全覆盖的定制化精准化服务,加速绿色低碳科创高地的建设,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如汽车电子和激光雷达,规划东站枢纽新城,打造重庆的城市门户和新地标,力争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更高的成绩。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