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篇章:全面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和布局的策略

2023-08-30 20:51  阅读 31 次浏览 次

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已经启动新的阶段。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的背景下,国有资本控股的央企在巩固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成果之后,积极应对形势,推动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和提升行动,以更大的力度和更实际的举措推进各项工作,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稳定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还将陆续推出一系列解读文章,通过分享观点来促进交流。

新一轮三年行动已经发布,国有资本控股的央企纷纷开始部署新的三年行动计划,紧密制定集团层面的改革实施方案,并将新三年行动的学习和贯彻作为下半年的重要任务。

在我看来,要在新的三年行动中取得良好的开局,就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下关键词,并在动员部署工作中加以应用:

(一)把握三个总体要求

首先,牢记新时代赋予国有企业工作的总目标、总原则和总要求,这是开展新三年行动的出发点:总目标是坚定不移地加强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力争使其更加强大、优质和壮大,强调既要增强规模实力,更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特别需要将提升核心竞争力置于优先地位。总原则是坚决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坚持在政治上旗帜鲜明地推动党建工作,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性。

总要求是要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自觉为党和国家大局服务,无论党中央下达什么任务,无论国家需要什么,国有资本控股的央企都要坚定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扮演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

过去,我们经常会混淆国企改革发展的目标和手段,有时把手段当作目标,例如将提高核心竞争力误认为是改革的目标,这导致细微的差别却可能带来巨大的偏差。新的三年行动针对国有企业“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问题,明确将做强做优放在首位,强调做强做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所谓做强,是指要让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强势地位,主要表现为企业具备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只有国有企业做强了,才能更好地协调发展和风险控制,实现持续稳健的发展。所谓做优,是要确保国有企业在资本布局、内部管理、品牌形象和经营绩效等方面都达到优秀水平,不断提升创造价值的能力,激发企业的活力,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不断取得优异的业绩,实现高质量的发展。

我认为,中国已经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转型迈向高质量发展需要国有企业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将做强摆在首位,从过去主要依靠投入规模的粗放式发展模式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避免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因此,虽然规模扩张仍然重要,但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国有经济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这就需要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具备足够的规模和实力,以成为维护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

总原则是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也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只有高质量的党建工作才能引领和保障高质量的发展。这要求国有企业建立与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相匹配的党建工作模式,与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与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相适应。

总要求是在这一阶段首次提出的,强调国有资本控股的央企必须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国家的核心需求。这不仅是国有企业的使命,更体现了国有企业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即要服务于党和国家的全局工作,体现出“国有企业的姓党”、“国有企业要强国”以及“国有企业为民”的本质属性。

(二)善用“两个核心”战略

新的三年行动要求善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这“两个途径”。

首先,提升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央企成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要聚焦于提升创新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紧密围绕科技、效率、人才和品牌等四个要素,积极与世界一流企业对标,坚定地走在行业的前列,积极打造独特的竞争优势。

其次,增强核心功能是央企承担新使命和新任务的必然要求。核心功能应体现在加强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和战略支撑能力上,更好地发挥在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家经济、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作用。这要实现经济属性、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的有机统一,也是国企分类改革深化提升的自然结果。

我认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解决了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可行性问题,而增强核心功能则解决了国企存在的必要性问题。核心功能薄弱的企业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强化核心功能,或者通过整合强核心功能的企业来提升。那么,如何有效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呢?关键在于做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和“战略资本”的角色。因为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和核心功能的增强不是短时间内能见效的,其中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因此国有资本和企业需要放弃急功近利的短期思维,以“长期”、“耐心”和“战略”的心态来管理和运营资本。

(三)发挥“三大作用”

新的三年行动要求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方面发挥作用。这“三大作用”相互关联,各有侧重。

首先,科技创新是最根本的。科技创新决定了产业控制和安全支撑的效果。新的三年行动要求必须强化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设国家级战略科技力量,努力成为原始创新和核心技术的提出者、组织者、供应者和应用者。

其次,产业控制是关键。新的三年行动要求必须培育产业链上的领军企业,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全面提升国内产业基础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第三,安全支撑是底线。新的三年行动要求必须聚焦重点领域,增强产业链的韧性,释放科技创新的活力,构建稳固的“防线”和强大的“攻势”,在国防、粮食、能源、资源、产业等关键领域扮演托底和支撑的角色,提高国家战略安全的保障能力,推动国有资本控股的央企真正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重要支柱和国家强大的基石。

本文地址:https://www.twzxjt.com/5387.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天武咨询的公众号,公众号:twzxjt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NEXT:已经是最新一篇了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