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关于山东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讨论日益热络。
4月3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山东省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办法》,成为今年山东国企改革中最重要的文件。
从《意见》到《办法》,国企主业管理进一步强化。
《办法》明确了省属企业的范围,即山东省国资委授权的企业,包括鲁商集团、山东能源集团、山东港口集团等30多家大型企业。
近年来,随着省属企业规模的扩大,一些企业出现了产业布局过宽、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2019年1月,山东省政府办公厅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省属企业主业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规范省属企业主业的意见。而这次出台的《办法》更具操作性,具有一些新特点:
《办法》对省属企业申请核定主业的程序要求更加严格,如对主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或净利润总额的占比设置了量化比例。严禁泛化主业、偏离主业发展,严禁无关多元,过度延伸低端产业链。
《办法》对责任追究作了明确规定,对未按规定申报、瞒报漏报、未经批准新增主业等行为明确追责方式,规定省国资委可将涉及的国有股权无偿划转至其他省属企业或责令退出。
《办法》还对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和金融企业的主责主业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今年以来,多次会议强调推进专业化整合。
1月11日,省国资委召开了深化专业化整合工作推进会,要求各企业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整合效率,深化内部专业化整合,组织开展改革试点。
1月17日,省国资委召开了企业负责人会议,要求省属企业优化国资布局,推进专业化整合,开展改革试点。
2月4日,全省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围绕重组整合深化改革,推进专业化整合。
3月21日,省国资委召开了全省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专题推进会,提出要深化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一些金融企业加快了投资整合的步伐。
2月份,鲁信集团通过子公司受让了恒丰银行的股份,成为该行的第一大股东。
3月,山东省财欣资产运营有限公司进行了收购某地方性商业银行股权项目的公开招标。
总的来说,山东省属企业主责主业管理的加强,以及专业化整合的推进,将促进国企改革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