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编制实施好“十四五”规划,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围绕重点领域向社会公开征集研究课题、遴选研究单位,现将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研究方向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新举措,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河北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性和长远性重大问题、爬坡过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等开展研究,准确把握发展的基础条件、趋势变化和面临形势,提出既符合长远目标要求、又能在未来一个时期推进实施的重大思路、重大举措。各申请单位要重点围绕《河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重点领域》(见附件1),提出具体研究课题;也可根据自身对河北省情和“十四五”发展需要的认识,提出其他领域研究课题。
二、申报要求
1.课题申请单位原则上应当是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包括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以及其他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机构或组织。
2.课题申请单位必须具有完成课题必备的人才条件和物质条件,具有相关课题的研究基础、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近五年承担过省级以上相关研究课题。
3.课题申请单位要根据自身研究优势,精心组建课题组,并对课题组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负责。鼓励组成跨领域、跨学科的专家团队联合研究。
4.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原则上应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
5.课题组负责人必须是该课题研究全过程的真正组织者和指导者,并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挂名或不担负实质性研究工作的,不得作为课题负责人。
三、相关事宜
1.申请单位应如实填写《河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申报书》(附件2),申报书需由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确认,一式3份,于2019年5月20日前(以寄出邮戳时间为准)寄送至河北省发展改革委规划处(信封注明“‘十四五’课题”字样),并以电子邮件方式发送至hbs145gh@163.com邮箱,请在邮件主题处注明“‘十四五’课题”字样。
2.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组织专家,从研究的创新性、深入性、可操作性以及课题组的团队实力、工作基础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择优遴选。结果确定后,将在河北省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发布入选课题及承担单位公告,并通知课题负责人。
3.课题承担单位与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签订课题研究协议书。承担单位应于2019年6月底前完成课题研究大纲,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河北省发展改革委;承担单位根据反馈意见,对研究大纲进行修改完善,于2019年7月底前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中期研究报告,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可根据规划研究工作需要,要求承担单位作中期成果汇报;承担单位根据中期评审反馈意见深化研究成果,于2019年9月底前提交最终研究报告(印刷版本、格式规范等要求另行通知)。
4.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将组织专家对最终研究报告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向承担单位印发结题证书。
5.河北省发展改革委给予每个课题一定的研究经费补助。
附件:1.河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重点领域
2.河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申报书
地 址:石家庄市自强路55号16楼1615房间
邮 编:050000
联 系 人: 张 静 0311-88600039 18630125296
戴开柱 0311-88600029 13933085050
传 真: 0311-88600029 88600033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19年5月7日
附件1:
河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重点领域
1.“十四五”时期面临内外环境研究。系统分析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新内涵赋予河北的新机遇;研判我国发展阶段特征、发展趋势和区域发展格局变化对河北中长期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有效识别国内外环境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围绕未来河北大有作为的空间和领域研究提出对策建议。
2.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建设研究。围绕紧紧抓住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深入把握省情特征,着眼于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瞄准人民群众所思、所盼、所困,研究提出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总体方略、阶段性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
3.“十四五”经济社会重大结构转变及总体方略研究。在城市经济、消费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深入分析河北省城市经济、产业发展和社会建设的短板,研究未来时期面临经济社会重大结构转变,围绕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心和主攻方向,提出推动生产力布局优化、城镇布局优化、经济结构调整、社会民生发展的总体方略,研究经济社会结构转型中面临的重大风险挑战与应对预案。
4.“十四五”现代化指标及目标体系研究。围绕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研究提出反映供给需求、投入产出、收入分配、经济循环等高质量发展特征,涵盖综合质量效益、新发展理念、群众主观感受等方面的现代化建设指标体系,并根据我省中长期发展趋势及现代化建设“两步走”总体方略,合理测算和平衡匹配相关指标,提出未来5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5.京津冀协同发展阶段性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研究。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围绕落实“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河北,研究提出未来五年阶段性目标,围绕以蓝天保卫战为重点的生态环境保护、以“轨道上的京津冀”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创新试点示范、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任务,研究提出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纵深拓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举措、重大工程项目。
6.推动京津冀与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互动研究。围绕推进两大区域战略互动,用足用好国家重大战略政策红利、放大京津冀协同发展效应,增创河北发展战略优势,在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发展高端高新产业、探索绿色智慧节能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等方面,深入研究我省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潜力、合作领域、合作平台、合作机制等,谋划两地合作互动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7.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中河北城市定位及错位发展研究。围绕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针对我省城市功能定位不清、主导产业不突出、错位发展不够、综合实力不强等问题,以规划建设雄安新区为契机,研究梳理河北各市功能定位,提出推动和引导各市明确功能定位、突出城市特色,优化产业布局、做强主导产业,彰显空间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壮大城市经济、做优城市环境,增强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的创新政策举措。
8.创造“雄安质量”建设高质量发展全国样板研究。着眼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深入分析“雄安质量”提出背景和意义,准确把握“雄安质量”科学内涵,谋实创造“雄安质量”实现路径,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的阶段任务、标志性工程,以及引导雄安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建议。
9.发挥两个“两翼”对河北发展辐射带动作用研究。围绕打造一批新的区域发展增长点,构建“两冀”引领、“四区”联动、多点发力的区域发展格局,研究提出雄安新区与周边区域协调联动发展、以张北地区承办冬奥会为契机引领冀西北区域发展、廊坊北三县与北京副中心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
10.河北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路径研究。围绕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综合分析当前河北经济体系现状,优势、劣势和存在问题,研究未来河北产业发展趋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定位和发展潜力大的产业,剖析产业升级面临的障碍,研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举措和对策建议。
11.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围绕推动我省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跟踪全球制造业竞争形势及国际分工格局变化,对标国际制造业先进水平,分析我省制造业转型升级面临的共性问题、薄弱环节和体制障碍,研究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促进先进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
12.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在预见未来30年重大科技前沿的基础上,从阶段发展和河北现实出发,明确发展方向和重点,对未来产业超前布局,研究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互联网、生命科学等细分领域,打造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优势产业的方向和路径,提出适应新科技革命、催生新产业经济的制度设计,以及激发未来产业发展内在活力、内生动力的创新性政策建议。
13.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围绕加快科技强省建设,强化创新第一动力支撑,在把握科技创新规律和趋势基础上,分析我省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存在的问题,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在建立健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协同机制,推动技术、人才、资本等创新资源集聚和高效配置机制,强化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14.重点领域改革研究。着眼以深层次改革释放发展动力活力,深入分析我省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与先进省份差距及深层次原因,总结经验和借鉴先进地区做法,研究提出“十四五”期间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大放管服力度,营造法制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路径措施。
15.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研究。结合未来一段时期国际格局变动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研判,围绕构建全方位、宽领域、高水平的新时代河北对外开放新格局,培育发展新动能、竞争新优势和拓展新空间,研究扩大高水平开放、发展高质量开放型经济的重大问题,以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提出“十四五”时期搭建高水平开放平台的目标任务、重大举措和具体路径。
16.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深入研究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及深层原因,“三区三线”划定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客观分析河北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提出“十四五”时期构建完善的生态建设体系、健全生态文明体制机制、高标准打造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的总体思路、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政策举措,大气污染防治的顶层设计和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对未来资源强劲需求的解决方略。
17.空间布局优化与空间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深入分析新时代对空间结构和治理体系提出的新要求,研究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供需结构和城乡区域结构变化以及城市更新、产业更新等对空间调整的需求,考虑内外需结构变动和交通物流技术变革、未来产业转移和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变化趋势,提出空间结构调整的方向、原则和推进空间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思路和举措,提出符合产业转移和人口流动方向的政策导向和公共资源配置机制。
18. 推进基础设施现代化研究。围绕推进能源设施现代化,深入研究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新能源发展、推广煤炭清洁利用等引导机制和政策措施;围绕推进交通设施现代化,谋划提出一批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推动周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大工程项目,研究提出健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智能交通、提升交通运输质量的重大举措;围绕推进水利设施现代化,谋划提出一批重大水利设施工程项目,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保护、水利体制机制改革、水利发展主要指标设置与预测分析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围绕推进新型基础设施现代化,对智慧城市建设内容、标准、需要的技术服务、政策支持等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19.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立足河北省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发展基础、发展环境现状,以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领域为重点,提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阶段任务,建立公共服务清单和政策支撑、创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体制机制、统一规划体系和政策标准等方面的具体措施,以及开展配套权利均等化研究。
20.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深入分析当前社会现代化治理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挑战,结合新时代特征、高质量发展要求,剖析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措施和对策。
附件2:
河北省“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
课题申报书
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制
2019年5月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