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以来,外围环境的不确定性给A股带来一定波折,但同时“他强任他强,清风拂山岗”,市场开始对国内政策信心和期待不断增强。一方面,加大鼓励创新、增强关键产业自主可控,通过“科创板”等资本改革方式实现新旧动能切换,投资者对科技股的热情愈演愈烈。
另一方面,对内加快改革,对外加大开放,也将成为中国应对外围环境变化激发内部经济活力的依靠和基础。尤其2019年,诸多“苦苦等待”的国企改革标杆性事件加速落地,如南北船重大资产运作、格力国有控股权发生出让、军工科研院所的改制等,内外环境推动国企改革提速下,市场主题投资热情不断升温。那么新时期下,本轮国改有哪些超预期之处?又有哪些投资新思路值得关注?
内外压力,国改肩负新使命
改革开放40年以来,国企改革一直是贯穿主线。从1978年国企计划经济转向自主经营,到1985年政企分开,再到93年兼并重组、下岗分流等措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03年股份制改革,国企改革已风雨兼程走过四个阶段。而13年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抓手的《改革决定》拉开了本轮国企改革序幕,6年来改革经历了“1+N”政策体系成形-四项改革-十项试点-双百行动的发展,逐步迈入深水区,而2019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以“加快国资国企改革”为目标的国改,在内外压力下肩负起不一样的历史重任。
混改3.0: 这次不一样!
4月8日,格力集团拟公开征集受让方,协议转让其所持的格力电器15%股权,交易完成后,格力集团将成为仅持股3.22%的小股东,远超市场预期。一方面,格力电器属于优质资产,处置国企股权走向市场化定价,为后续国企改革后打开新的想象空间;另一方面,国有控股权发生实质变更,从长远来看,或意味在竞争充分行业国资放弃控制权将成大趋势。综合来看,本次格力混改开启国改3.0新时代,有望比肩股权分置改革(2007年大牛市的主推手之一),进一步激发新一轮制度红利。
2019国企改革哪些新思路值得关注?
2019内外部新环境下,国改投资提速建议把握以下两条新思路:一方面,继续重视“双百计划+第四批混改名单”下,可优先关注入试名单中充分竞争行业的优质资产。与前三批混改共推出50家试点企业相比,第四批名单有望突破100家,市场关注度极高,同时盈利较好企业也有望提供更多“安全垫”。另一方面,考虑到今年政府处置隐性债务仍是重要宏观背景,从改革迫切性高的地区选择优质国改标的也将成为新思路,尤其中西部债务风险较高地区或单一上市平台地区,财政压力倒逼地方国改区域,具备更多“做大做强地方国企”动力。
(文章来源:富国基金)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