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一个原则就可以看出未来五年,市场调控政策应该会从严,着力稳地价、稳房价。
而在第三个原则中提到,加大产业用地集中区域以及轨道交通沿线的住宅用地供应,推进产城融合。
“十四五”期间,广州新增新建商品住房供应力争达到65万套。
力争筹建公共租赁住房3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60万套,共有产权住房3万套。
到2025年,广州市城市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力争达到36平方米,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老旧小区改造任务。
文件还指出,“十四五”期间主要任务为:稳市场、优租赁、重保障、提品质。
在稳市场方面,持续做好房地产调控工作,着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重点是:房住不炒、优化房价、地价联动,持续做好价格指导,加强房地产市场监测预警。
在健全住房与土地、金融、财税政策的联动机制方面,强调了加强用地储备,以住房需求为导向合理确定住宅用地供应规模。
1、明确了将会在部分区域采用“限房价,竞地价”出让,以严防高地价扰乱市场预期!
2、在以往“限地价”“竞配建”“竞自持”基础上,统筹增加地块内配建的租赁住房面积。
公开出让的住宅项目,需要配建不少于10%的政策性住房。对商品住房消化周期在36个月以上的,应停止供地,对商品住房消化周期在6个月以下的,应加大供地。
此外,在市场交易管理方面,依旧强调了要保持严查高压态势。

例如,强化商品住房价格监管,加强对新建商品住房预售价格、现房销售价格的指导,加大对房地产开发企业执行明码标价、一房一价规定的检查指导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销售行为,通过突击检查、随机抽查、暗查暗访、合同抽检等形式,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秩序专项整治。
总体来看,广州调控将会持续收紧,限价可能会继续执行,并且加强住房供应,以达到稳定市场地效果。基调依旧是房住不炒,以稳为主,不会出现大跌、大涨的现象。
全面推进居住、办证、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实现“租购同权”,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
积极发展共有产权住房,缓解无房家庭的住房压力。共有产权住房面向无房城镇户籍家庭和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家庭供应。

深入推进城市更新,提升居住品质。也就是说接下来旧改会大力推进。
推进中心城区住房需求向外围城区疏散。南沙副中心及白云、花都、增城等外围城区要加强轨道交通和快速通道建设,承接中心城区住房需求。
“十四五”期间,增城需要稳定商品住房供应,加强基础设施配套。新建商品住房16万套、公共租赁住房0.24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含人才公寓)3.6万套、共有产权住房0.3万套,合计20.14万套。
增城新增住房主要布局在荔城和新塘区域。其中,政策性住房重点布局在广州科教城、广州东部交通枢纽和增城经济开发区等重点平台及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