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印发 加强绿色建筑运行管理,让城市更绿!

2022-01-12 14:42  阅读 191 次浏览 次

1月10日,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重庆市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
《规划》发展目标:
“十四五”期间,绿色建筑建设规模持续扩大,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高,绿色建筑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成熟,民用建筑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老百姓对绿色建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绿色建材得到广泛应用,绿色建造方式全面推广,建筑领域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高,新建建筑能效水平稳步提高,超低能耗建筑实现示范应用,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有序推进,清洁及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提高,我市建筑用能总量增速放缓,部分领域用能强度下降,建筑能源消费结构逐步清洁化、低碳化。
《规划》重点任务:
提升绿色建筑建设品质
加强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修订《重庆市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办法》,落实国家绿色建筑标识分级要求,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住房城乡建委、区县住房城乡建委分别授予三星、二星、一星绿色建筑标识。建立重庆市绿色建筑标识管理信息系统,重新征集绿色建筑与节能专家库专家,强化对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实施情况的事中事后监管。
推动星级绿色建筑、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落实主城都市区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新建公共建筑、社会投资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及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应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并适时向全市扩展,区级行政区域内新申报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应至少达到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县级行政区域内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应至少达到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推动超高层建筑及两江四岸、核心商圈等重点区域的地标性建筑、其他具备条件的建筑执行三星级绿色建筑标准。
促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构建区域绿色低碳发展指标体系、技术体系,完善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标准,引领我市绿色建筑由单体的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放大到区域的绿色、生态、宜居、低碳、集约发展,提升绿色建筑综合发展水平。在城市新区开发、城市更新中开展现状评估和生态本底诊断,编制绿色建筑专项规划,提出绿色建筑星级空间布局、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指标等要求,落实到建设、管理全过程,结合重点片区打造绿色生态城区示范。
推动建筑用能清洁化低碳化
因地制宜建立我市可再生能源利用主要实施技术路径,推进可再生能源的深度及复合应用,探索在具备资源利用条件的区域强制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的措施。强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项目实施质量,促进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在城市大型商场、办公楼、酒店、机场航站楼等建筑推广应用热泵、电蓄冷空调等。
加强绿色建筑运行管理
加强绿色建筑运行管理,提高绿色建筑设施、设备运行效率。推行绿色物业管理模式,结合产权、功能和运营特点,将绿色建筑日常运行要求纳入物业管理内容,强化绿色建筑运行管理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建立绿色建筑用户评价和反馈机制,定期开展绿色建筑运营评估和用户满意度调查,不断优化提升绿色建筑运营水平。搭建绿色建筑智能化运行管理平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建筑能耗和资源消耗的实时监测与统计分析。
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及工程示范
研究制定我市面向2030年、2060年的建筑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并与五年规划、年度计划等做好衔接。结合我市气候条件和资源禀赋情况,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的适宜技术路径和标准体系研究,通过被动式建筑设计,最大幅度降低建筑供暖、空调、照明能耗,通过主动技术措施最大幅度提高能源设备与系统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最少的能源消耗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积极开展超低能耗建筑工程示范,探索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试点。

本文地址:https://www.twzxjt.com/4489.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天武咨询的公众号,公众号:twzxjt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