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大忌值得收藏!

2018-07-16 10:34  阅读 1,104 次浏览 次

近年来,受困于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全球需求的疲软、消费模式的变化、人口红利下降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传统制造企业的日子是真的不好过。

怎样经营才能让企业持续发展下去?

这成为了企业家们最为困扰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概念的提出,似乎“转型升级”才是制造企业的唯一出路。

于是乎,一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浪潮开始了,有些人还没想明白怎么回事,就被转型的大趋势推动,也盲目跟风转型去了。

在转型之路中,不乏会看到这样的企业:

1.全面“互联网+”开花

看到行业提倡“互联网+”,就马上来全套的,各个主流电商平台全都入驻,官网、各大自媒体全网铺设,更有甚者还花费巨资建立了自己的电商平台、APP,以为这样就真的与互联网无缝对接了。

结果各个网络渠道定位不清楚没有轻重、人员配置不够更新不及时、产品线/服务线跟不上,导致最后:貌似每个渠道都占了,却没有一个做的精。

2.效率不高技术来凑

把企业效率不高的原因都归于技术不到位,于是盲目的将各类软件各类技术全都用到工作中,结果是各类数据之间打不通影响效率,或者干脆就是形同虚设派不上用场,说到底还是企业内部的流程管理没有疏通。

3.急于求成盲目复制

看到别的企业转型成功,没仔细规划,就将别人的成功案例和方法直接套用到自己企业,于是一败涂地,到头来一场空。

4.动不动就跨界

看到互联网金融热,自己也想做;看到互联网医疗有搞头,自己也想搞;看到无人便利店热,自己也想开.....你的核心优势是什么?你擅长的是什么?动不动就说我也要跨界颠覆。

结果可想而知,这几年真正转型成功的制造企业寥寥无几,明明都是跟着趋势走的,为什么还是失败?

其实,大趋势是对的,未来的制造业必然是要与互联网相结合才能有出路的。但是,关键在结合之前企业得先做好一系列的准备。转型之路不易,小编整理了五大要点给大家,不妨看看:

1.转型定位

顾名思义,就是要往哪个方向转型,重心放在哪里。如果想跨领域发展,那思考清楚自己是否擅长、有哪些资源、会面临哪些风险;如果要使用互联网+手段推广,那要考虑清楚用户在哪里、重心放在哪个平台、这个平台的用户群体是谁、怎么运营、谁来运营等等。

任何一个方面的问题都是需要慎重思考并且有应对措施,绝不是一拍脑袋开始了,就可以做好的,说白了,就是你要找到自己的领域自己的平台。

2.精细化管理经营

以前的时代企业粗放式经营也很容易赚到钱,但现在环境改变了,所以企业的思想也要跟着改。精细化要求每个环节都做到极致,车间内做到一尘不染没有任何异味、每个零部件都要求是精品、每一个产品都完全达到标准,有严格的生产管理体系、人才培养体系、质量控制体系等等,也可以称之为“工匠精神”,做好这些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3.疏通内部流程

企业效率不高,大都是因为内部流程太过于复杂,所以在转型之前应先疏通内部流程,日常的办公流程、产品生产流程、采购流程、产品申请流程、供货流程、发货流程、售后流程等等,这些方方面面的流程是否已经做好规划,是否人性化,是否符合员工及最终利益的需求?

流程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而不是让员工的工作变得更复杂,只有让员工认可的并且最终能达到切实利益的流程(比如可以帮他减轻工作量),才能让员工严格的去执行。

4.信息化

信息化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信息化,这个直接和第3条所讲的疏通内部流程挂钩,流程规划后没有技术软件的帮助,流程是很难执行并固化下来的,所以此时需要找到一款适合企业自身的信息化软件来管理企业的流程;另一种则是在具体某个业务环节中,需要技术软件来帮助企业提升效率,比如大数据分析软件,它可以帮企业判断这个阶段哪个产品更受消费者欢迎,做到稍显精确的生产预期计划,也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化的运营推广等。

总而言之,就是利用技术软件的力量来帮助提升效率。

5.互联网+

互联网所带来的流量大家自然是有目共睹的,传统企业借助互联网+来获取流量基本有三种:入驻各类电商平台、自建平台/APP、运营自媒体/网络媒体,并不建议大家每类都去尝试,因为不管是哪一类,都是需要花费精力才能做好的。

本文地址:https://www.twzxjt.com/396.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天武咨询的公众号,公众号:twzxjt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