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先后启动,到A股被纳入MSCI指数,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显著进展,外资流入不断增多。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透露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外国来华证券投资跨境资金净流入同比增长2倍。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不仅渠道拓宽,跨境投资更为便利,而且着力于夯实市场发展基础。证监会从严监管,为资本市场进一步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在推进A股纳入MSCI指数的过程中,优化股票收盘价格产生机制、规范停复牌制度,创造条件让境外投资者交易股指期货等。用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6月在陆家嘴论坛上的话来说,“按照合格投资者、成熟投资者的要求,改革资本市场的安排。”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实践证明,扩大开放才能保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方向,提高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提升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复旦大学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王尧基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国际经济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对生产和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要求不断提高,因而,我国资本市场的再开放,将使其资源配置功能在境内外两个市场得到进一步优化,也有利于上市公司品牌在国际上的传播。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推进,境外机构或个人持有的人民币规模越来越大,不仅要求人民币具有长期储备价值,而且要有相应的成熟投资环境使其能够保值增值。这也迫切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国资本市场的开放程度,使境外人民币能够顺畅回流并能保值增值。
A股今年6月被纳入MSCI指数,是中国股市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体现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认可。受到外部风险冲击等因素的影响,6月上证指数下跌8.01%,创出今年以来最大单月跌幅。截至7月27日,上证指数今年以来累计下跌13%左右。虽然美联储接连加息、中美利差收窄,但国际资本投资中国市场的热情不减。A股“入摩”首月,互联互通渠道北向资金累计净买入近285亿元。
人民币对美元贬值与A股疲软没有影响外资的入市兴趣,与A股投资价值对外资的吸引力有很大关系。一方面,国际资本的流入不仅考虑汇率变化等因素,还要考虑到不同资产的分散配置。外资持有A股的份额不足3%,与主要发达国家及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相比明显偏低,再加上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看好,外资配置A股的需求不断提升。另一方面,从价值投资的角度来看,A股具有估值优势。深交所理事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8日,沪深300指数市盈率(TTM)11.6倍,不足标普500指数50%,比法国CAC40指数低30%,比日经225指数低33%。
市场人士分析认为,外资在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收益较理想,也将继续吸引更多增量资金来华。2017年以来,白马股行情表现突出,不少外资重仓的白马股股价涨幅大幅领先大盘,有的股价翻倍,使秉持价值投资与长期投资理念的外资获得高回报。
与此同时,国际资本来华投资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目前A股“入摩”的纳入因子是2.5%,9月3日将提高至5%,将再引入数百亿境外长期资金。证监会还在争取尽快将A股纳入MSCI的因子从5%提高到15%左右。此外,作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又一标志性事件的“沪伦通”有望获得实质性进展。
王尧基指出,资本市场的再开放,将增加资本市场投资主体,拓宽资金入市渠道,有利于优化资本市场结构。而且,吸引更多的境外投资者参与进来,还可更好借鉴国外成熟的投资理念,促进上市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现阶段资本市场再开放也正当其时,由于目前A股市场的部分股票估值已低于发达市场,对外资有较强的吸引力。而对美元汇率相对不敏感的人民币债券,也是外资对冲美元波动的较好选择,况且债券还具有可部分对冲股票投资风险的作用。
王尧基认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正在走向规范、成熟的重要时期,推进资本市场再开放的最重要意义是其可能进一步引发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资本市场制度创新,以及相关制度的适应性调整。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

版权声明:文章源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处理!
发表于2019-01-20 at 07:30 沙发
很受用